本篇文章4121字,读完约10分钟

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新生事物”。 是赤脚医生,他们是半医半农,昼夜出诊,为农民服务,很受大众欢迎。

1965年初,《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调查报告显示, 上海川沙县江镇人民公社卫生院知识分子代表黄岱祥先生和贫困中农代表、赤脚医生王桂珍,全力为人民提供医疗服务的杰出事迹。 同年6月26日,毛泽东阅读该文案并指示“将医疗卫生事业的要点放在农村”。 这是文化大革命震撼全国的“六二六”的指示。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1970年初,上海市委号召各文艺团体,要按照“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精神,大力抓好文艺创作。 不久,干校农场《修理地球》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青年演员曹蕾提出了将黄婷祥和王桂珍为代表的赤脚医生的优异事迹搬上银幕的构想。 向市委报告后,当时的市委第一手张春桥积极支持,说:“我对赤脚医生这个主题素材很感兴趣,有时间的话想和你们一起做。”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电影厂革命委员会迅速从干校动员赵志强、杨时文两位青年编剧,与曹蕾一起于1970年7月1日组成《赤脚医生》创作小组,来到江镇深入生活。 生活一年多,东南几省跑来跑去,目睹了边远农村人民缺乏医生和药物的真相,有几个年轻人对毛主席的“六二六”进行了诚恳的劝说! 回到上海,他们首先搭建了舞台,塑造了先进赤脚医生李红华的形象。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剧中朝阳人民公社卫生院院长杜文杰,是一位有错误思想的干部,他被隐性阶级敌人、本院医生钱济仁欺骗,反对李红华医生。 李红华大学毕业后,得到自愿来农村工作的方明老师的支持,打败了魔女贾月仙,揭露了钱济仁的真实身份,批判了杜文杰。 此时,随着毛主席“六二六”的批示发表,杜文杰深为感动,纠正了对赤脚医生这一新事物的错误认识,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1972年,舞台剧本经过几次改稿,首先进行戏剧演出,由曹蕾主演。 当时,文化生活极其无聊,话剧《赤脚医生》的演出备受瞩目。

徐景贤派自己和王洪文的秘书去创作组

1972年国庆节后,工厂为了充实力量,将鲁韧性(执导过电影《李双双》)、颜碧丽、梁廷铎三人组成导演组,鲁韧性很帅。 上了创作班,和编剧们一起重写了电影文学的剧本。 1973年10月,电影文学剧本《赤脚医生》第6稿确定。 这篇稿子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在最后一章(第四章)中写下了文化大革命,将杜文杰的转折、钱济仁的揪心、李红华终于当家作主等情节,加入到了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来写。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但是,“文革”的政界,瞬息万变。 1973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大”中,王洪文、张春桥进入政治局常委,王洪文当选为五位副主席之一。 这标志着王、张、江、姚在政治局内组成了“四人帮”。 赤脚医生出生于50年代,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顶点,成为“文革”象征的“新事物”之一,容易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长期关注《赤脚医生》原作电影的上海市委终于直接参与了剧本的改编。 他们采取的“开门改本”办法是,1973年11月2日下午2时45分至7时,市委在中苏友好大厦召开100多人大型座谈会,市委主管文教的书记徐景贤主持大会,参加者多为来自上海地区的赤脚医生、医务人员、工农兵作者和专业创作者 座谈会上,工农兵们对剧本的主题和人物给予充分肯定,大家的意见是剧本稍加修改就开拍。 不料,轮到徐景贤作总结陈词时,居然主张“毁灭性意见”。 “为什么不能把前面的矛盾集中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几年充分展开? 必须要有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这个新事物不是结束,而是夭折了,被走资派、阶级敌人压垮了。 必须做大手术,开大刀! ”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徐景贤的故事实际上完全否定了剧本的主题,对创作群体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创作组别无选择,只能按照市委的意见“重构”。

李红华本来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突然成为“头上长角,身上带刺”的“反潮流英雄”十分困难。 更让创作群体头痛的是,本来就犯了正常认知错误的杜文杰成为资本主义者! 但是,现实生活中哪个月薪36元的公社卫生院院长被定性为走资派呢?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此时,徐景贤派出他的秘书张家龙、王洪文的秘书肖牧和市委创作班子之一“加强力量”,给了创作小组具体的创作“指导”。 他们有一句名言,深深地触动了创作者的心:“你们这个剧本写得很好,但我觉得少了一个灵魂,就像一碗很好的鸡汤没有加盐一样。 现在需要放盐。 盐是什么? 路线斗争! ”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 -拍摄即将结束,春苗模特在“第四届人大”上成为卫生部长,形势又变了…

到了1974年,剧本又改写了两稿,计算下来应该是第八稿了。 这篇稿子,从剧名到文案都有很大的改动。 女主角改名为田春苗,剧本的名字和主人公一起被称为“春苗”。 纸面上,《文革》前的戏占了第2章,表现《文革》的戏为第3章,发生了最大的变更和改写。 在改编后的剧本中,杜文杰实行了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春苗和他的斗争一下子尖锐了起来。 尽管如此,最后杜文杰在执行干部政策后认识到错误,帮助春苗搞好合作医疗,深受贫困下的中农欢迎。 毕竟,他是个“想犯资本主义错误的好人”。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1974年7月1日,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陈阿大等市委领导审查《春苗》第八稿,剧本获得通过。 这一天,是创作集团成立4周年。

1974年8月8日,摄制组又完成了《春苗》的镜头初稿,并获得通过。 9月中旬,大队人马来到浙江绍兴进行外景拍摄。 这时,徐景贤直接插手了摄制组演员的安排:刚拍完样板戏《海港》(京剧)的谢晋取代了年老超过花甲的鲁韧性,坐上了主将的位置。 春苗的扮演者曹蕾也因为“年龄大”,变成了天津人艺17、8岁的小学生李秀明。 春苗的女伴莲选定由华山学校的中学生张瑜饰演。 原舞台的主要角色,只有余方明还由达式常饰演……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1975年1月初,《春苗》大部分完成,只要表现春天的外景,很晚就会去广州拍摄。 那里的春天比江南早一点。 本月内,“四届人大”也“胜利召开”,春苗原型王秀珍升任卫生部部长,并入“四人组”政治小组。

召开十届二中全会,得知“四届人大”人事安排后,徐景贤从北京回到上海,因病住院,连续1月13日(四届人大开幕日)、14日两天看电影。 会后,他与《春苗》创作组、摄影组座谈,第一对杜文杰的解决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杜文杰是资本主义的典型,我们的目的不是做一个想犯资本主义错误的人……”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徐景贤的长篇大论再次否定了电影《文革》的部分。 在巨大的压力下,工厂为剧本特别编纂,组织了创作组、摄制组和其他相关人员参加的“攻关组”,加班改写了剧本。 他们手头很快,只用了一周就写完了新稿子。 上纳后徐景贤仍不满意,1975年1月23日再次召见摄制组主创者,表示:“我看了撰改本,这样表现文化大革命引起了很多讨论,很繁琐。 你们害怕在思想上交战。 使人感到权利的重要性。 杜文杰采用资产阶级专政,用权力压人,我们就会取而代之。 ”。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 -创作组被遗弃了,他们只能看新书“穿衣服”。

徐景贤还提出了第36条的改编意见

虽然剧本多次通过,但赵志强、杨时文的一些身体,已经没有创作的热情和乐趣,士气低落。 市委也不指望他们,索性插手。 1975年3月12日晚9点30分至11点,徐景贤紧急召见摄制组人员,再次抛弃“爆炸性方案”。 他从书包里拿出剧本说:“你们成立了攻关组,我们也找了几个热衷于无产阶级电影故事片的同志攻下了难关。 今天给你们提供讨论的笔记。 里面有些重要的改变……。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关口小组看着笔记本,心里想:“服了! 只有两个字”。 毕竟市委指导“路线觉悟高”。 撰改本有一点大的改动,专心致志的地方共有三处。

,原来的春苗和方明在出诊的归途中回忆父亲的死来表演教育方明的戏,目的是放在春苗吃药的关键时刻,让春苗的父亲在解放前临死不能吃药,后来的杜文杰翻了水昌伯的药碗。 这样有利于强调春苗的政治素质,也给走资派和国民党连号,一箭双雕。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二、在《夺权》这部戏里,增强火药的味道,通过方明告诉大家:“一个叫杜文杰的人,他会当院长吗? ”。 “不让! ”同时喊道。 水伯接着说:“让他靠边站! 喊道:“。

三、删除杜文杰改正错误的情节,这次杜文杰突然变成了不改悔的资本主义!

有了市委的《圣经》,摄制组重整锣鼓,照本宣科,重拍了文化大革命的一段,只用了半年就完成了重拍任务。 1975年4月2日晚9时30分至凌晨1时30分,徐景贤召集上海电影局、上影厂领导和摄制组主创人员进行座谈。 针对样本,徐景贤仔细观察,共提出36条改编意见。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1975年5月初,《春苗》的白双片终于杀青,检阅了北京。

《春苗》进京送审,走绿道回上海后混录完成文案,摄制组解散。 但是,创作者从“五二三”一直等到“六二六”、“八一”,没有等着电影上映,是因为“四人帮”的日子不好过。

5月3日,“四人组”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并陆续被讨论。 7月,电影界批评“四人组”压制电影“创业”“海霞”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巨大的政治环境压力下,上海市委要就《春苗》中有点“过头”的情节,进行一次创作。

1975年9月,“评《水浒传》运动轰轰烈烈,新闻媒体纷纷刊登批评“投降派”的文案,标志着“四人组”对“全面整顿”事业发起了大反攻。 时机已到,《春苗》终于在国庆节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映了。

——《春苗》是一颗指向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干部的重磅炸弹

《春苗》上映后,《四人帮》及其党羽终于看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批判资本主义的电影,狂喜之情难以言喻。 文化部特地派人到上海庆祝市委和上影“反映重大主题素材”、“不怕、敢碰、震动大”,颁发了“顶级品牌优秀电影”奖牌。 一点推广工具乘机大吵大闹,梁效(两校大批评组)、柏青(北大、清华)等“四人组”喉舌纷纷发表了解释“春苗”政治意义的文案。 在随后的一年中,“四人组”借势发挥,“春苗”成为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面向老干部的一枚重磅炸弹!

“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邓小平与《春苗》为一体升级政治批判的,是1976年3月1日出版的《红旗》杂志第三期发表的初澜的《再三文艺革命、反击右倾翻案》的文章。

本复印件由姚文元通过《红旗》杂志编辑部直接安排给文化部,由会泳召集部核心小组全体成员逐句讨论编辑而成。 从此,要评价“春苗”,就必须通过批判杜文杰的“不悔改”,来弄清“党内那个不悔改的资本主义”对“春苗”犯下的“罪行”的各种原因。

标题:“回顾:电影《春苗》怎么被“四人帮”拖入深渊”

地址:http://www.j4f2.com/ydbyl/1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