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5字,读完约5分钟
年末,经党中央同意,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执行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遣纪检机构的方案》的通知。 中央决定,中央纪委共设立了47家常驻机构,全面复盖了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常驻纪检机构。
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第36条要求加强常驻机构改革,“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常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三十六条提出:“中央纪委全面落实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 这是党中央根据党章规定,从形势评价和目标任务中作出的重大决定,是全面严格控制党,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
到目前为止,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只派驻了50多个,另外约有三分之二的部门和机关没有纳入监督范围,党内监督有空白。
整理十八届中央纪委全会的报告,两次、三次、五次、六次全会中出现“常驻”一词的次数分别为一次、九次、二十五次、十九次。 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后,“常驻”在全会报告中“出镜率”明显上升。
全面严格控制党,依靠全党,管理全党,治疗全党,必然要求党内监督全面涵盖。 实现常驻的全面复盖,就是不让党内监督留下死角,没有空白。
新设了7家常驻纪检组,迈出了常驻全观盖的重要一步
年1月,经党中央审查批准,中央纪委在中央办公厅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新建了7个常驻机构。 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七个常驻机构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机关和全国政治协商机关实行“点对点”单独常驻,其他五个机构实行综合常驻。
常驻机关监督的要点对象:派驻部门领导班子以及中管干部和司局级干部。
设立47家常驻纪检组,实现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常驻的全面覆盖
根据《中央纪委关于全面落实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常驻纪检机构的方案》的要求,中央纪委共设立了47个常驻纪检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名称、统一管理,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的
捂住脸
改革前,中央纪委监察部一共在50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设立了常驻机构,而且第一常驻政府部门,没有向党的从业部门派遣纪检组。 不常驻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机关。 导演留下了很多空白,有些空白正是要害部门。 随着常驻机构改革的推进,常驻机构减少到47家,但全部涵盖了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常驻。 与改革前相比,常驻监督的目标单位增加了80多个,常驻机构的数量反而减少了,真的变得合理且高效了。
常驻机构名称
改革前,常驻机构的名称不统一。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常驻纪检机构“实施统一名称、统一管理”。 现在中央纪委常驻机构的名称统一称为“中央纪委常驻纪检组”,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纪律检查职能,敦促部门领导班子落实党治党主体的责任。
常驻形式
改革前,常驻形式不统一。 常驻机构改革后,根据员工需求和业务的相关性,围绕加强监督的执业说明责任、创新制度安排,采用了单独常驻和综合常驻相结合的方法。
在47个常驻机构中,20个常驻机构是单独常驻,27个常驻机构是综合常驻,约占综合常驻机构总数的60%,负责119个机构的监督。 综合常驻改变了“点对点”的单一模式,让纪检组“驻在一家,管理多件事”,处理监督无法消除面子的问题。 执行综合常驻的纪检组监督机关很多,工作任务繁重,要集中有限的力量,握着拳头,形成战斗力。
寻找职务定位,切实履行职务
中央纪律委员会为推进全面常驻树立了榜样,各省区市的“照方逮捕药”将推进本地区常驻机构的改革
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媒体公布的实现了部分全覆盖省区常驻的数据,常驻机构从平均45家减少到38家,监督机构从平均53家增加到109家。 这个“一减一增”,显示了多次内涵迅速发展、创新组织制度的成果,真的变得合理高效了。
结语:逐个发挥“派”的权威和“在”的特点,使组织制度的创新变成全面的监督实效
全面严格控制党,依靠全党,管理全党,治疗全党,必然要求党内监督全面涵盖。 深化常驻机构改革,实现常驻全面展望,是体现回归党章的必然要求,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无空白的重要措施,是以以上率全面执行严格党要求的重要保证。
驻地机构的工作人员实质上是派遣纪委工作人员的延长。 改革后,派遣纪委加强对常驻机构员工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协调,加强常驻监督的权威。 常驻机构完全利用“在一座大楼办公,在一个锅里吃饭”的特点,督促部门派驻落实党的治党主体的责任,早期发现问题,早期报告,早期处理,提高职务能力,监督“探头”
(原主题是“如何监督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本文来自澎湃情报,越来越多的原始情报请下载《澎湃情报》app )。
标题:【要闻】中纪委披露:怎么监督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
地址:http://www.j4f2.com/ydbxw/1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