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87字,读完约13分钟
10月16日,《掬水月手》在院线上映,小大众文学传记电影在圈内外受到高度评价,上映第4天,豆瓣评分8.2分。 电影以叶嘉莹为主角。 她是从民国时期出来的诗词大家。 当时,人们用“先生”一词称呼德高望重的学者。 叶嘉莹是中国最后被尊称为“先生”的女性。 “不管一生多么困难,都是诗救了她 ——概述了叶嘉莹的一生 自1945年第一次上台以来,叶嘉莹在国内外教诗词已经75年了,桃李遍天下,在学生中大师辈出 近年来,由于陆续有3568万名“裸捐”用于诗词的宣传,叶嘉莹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 叶嘉莹今年7月与该电影导演当时在台北实业室的陈传兴连接,谈论了多部电影拍摄的幕后。 10月8日,我们在上海,与刚结束隔离的陈传兴再次进行了采访 “除了叶先生自己的传记,他还谈论了诗的命运和中国文化历史整体的记忆。 “写文章的鲁雨涵陈传兴接受采访于10月8日,11假期的最后一天会见了陈传兴。 9月末从台湾飞往上海,刚结束了14天的免疫隔离期,他自己说“终于出狱了”。 第二天是精简的采访和推广活动 在电影的前期试映中,受到电影和文化圈的称赞,几乎零负面评价,但陈传兴对电影的上映战战兢兢 在这个关掉手机、玩游戏、颤抖的时代,有多少人去看关于诗的纪录片? 采访前夕正值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陈传兴对此表示:“张爱玲在香港拍电影的时候,偶尔在镜头前耀眼的话,即使留下短短2秒的影像,多少人也会感动? “包括钱钟书、杨江、张充和等一代伟大的学者、作家,很少留下影像资料,陈传兴很遗憾。 这也是他打开《他们在岛上写作》文学传记系列的初衷 《掬水月手》是他《诗歌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分,记录了生活在我们时代的传说叶嘉莹 启崭露1942年,叶嘉莹在辅仁大学读大二。 那时整个北平(现北京)都被日军占领了 十八岁的少女叶嘉莹在老师顾随的教导下,发现了诗词更深的美,心灵得到了启发。 "区先生的课与往常的老师不同. " 他个子高,总是带着笑容,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上课,旁征博引,兴会淋漓尽致,通过说诗表达对人性、人生的理解,并且中西融贯 这大大扩展了叶嘉莹的视野 叶嘉莹在诗道上说,伯父和老师对她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她1924年出生在北京,祖先是蒙古族的满洲贵族 从小就被伯父吟诗,从10多岁就开始写诗作词 “伯父教的是培养,老师教的是启发 叶嘉莹从单纯欣赏诗的美到理解诗中的“真实感受产生的生命”。 但她必须面对的是父亲的失连、母亲的死、整个时代的大动乱。 区随6年课后,1948年,叶嘉莹在“感情关系还很弱”的情况下,和老师结婚到上海。 马上从上海坐船,继1949年的动乱之后漂到了台湾 出发的时候,顾客给叶嘉莹送了诗“送嘉莹南下”。 前两句是“食荼久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拜。 “荀子是苦茶,食荀子长期以来逐渐甜了。 同样,人的一生,长时间练习的痛苦变多,长了,就会慢慢被接受 这个理由,影响了叶嘉莹的一生 叶嘉莹在电影里第一次和她的老师相遇,他骑自行车说:“今晚深夜了,我送你去。 “那时她还有点腼腆 后来,他说“父亲不喜欢他,他说他不学无术”,松开镜头后,我们看着她的眼神,感到有点沉重的感伤。 到了台湾后,整个房子只有她一个人工作,独自养育女儿和家人。 从年轻女性到中年,然后又用两个肩膀从台湾扛着全家人,飘到了海外 “她从生命中走来,流着血,流着眼泪。 但是,这段回忆是叶嘉莹在电影里只说了一句“我的老师不工作”,把草拿走了。 20世纪50年代,叶嘉莹在台湾中学任教时,为孩子上课与感情和婚姻不幸相反,叶嘉莹的诗词之旅越来越顺利 “我最喜欢古典文学,一上课就有精神 “当时叶嘉莹在中学任教,在一点报纸上发表复印件,讨论中国诗词,震惊学术界。 台湾大学中文系部长台静农只看到叶嘉莹写的古老诗词,就邀请她参加台大教科书 白先勇当时想起自己读的是外国文学,逃课也要去上叶先生的课,整整听了一年拍《捞水月手》时,陈传兴特意找叶嘉莹当时的学生,很多人现在已经是文学界的学者、作家、作家了 “她总是用平易近人的方法,深深的古诗词,让人感觉不到很远。 除此之外,叶嘉莹年轻时很美,穿着典雅的旗袍,穿着一口北京电影,学生们争相来看来自祖国家乡的女神。 当时台湾有新诗和旧诗的论战,两派诗人吵得几乎老死不活 这时叶嘉莹写了《说点李义山的诗》(即李商隐),然后感动双方,让大家理解古典诗和新体诗之间可以相互融合,双方的矛盾由此解决了。 诗人疥弦在电影中开玩笑说,叶让两个人坐在桌子上吃粽子,度过端午纪念屈原。 连接世界的大学生李商隐、陶渊明、杜甫是对叶嘉莹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代表着她的诗词研究中的不同阶段 叶嘉莹特别喜欢杜甫,电影里一提到杜甫,她就直了身子,声音也大了 在没有复印机和打字机的时代,叶嘉莹在暑假的两三个月里,坐公共汽车周游台湾图书馆,收集杜甫诗集的善本,逐字抄写,加上她的注释,编纂了《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在电影中讲述这段经历时,她的表情似乎还有点骄傲 这部著作奠定了叶嘉莹在学术界的地位,也让海外汉学界关注了她 1966年,哈佛大学教授海陶魏找到叶嘉莹,带他去美国,在密歇根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最后踏入加拿大温哥华 到了美国以后,语言成了最大的障碍 最初用英语整体上诗词课对叶嘉莹来说太难了 《陶渊明的》采菊东垣下,悠然自得地看南山》包括多么深厚的意境? 你翻译成英语: isawthesouthernmountainfromafar,这是什么? 我的英语真可怜,真不会说 “把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语,必须考虑字义、词义,保证语言的优雅,更难的是传达诗词的格律、节奏、节奏等特色。 陈传兴推测:“做这样的翻译时,叶先生一定是反复读了。” “碰巧,海陶魏的第一研究对象是陶渊明 与叶嘉莹合作多年的两位学者,一位是历史学家的音乐人,另一位是海陶魏 叶嘉莹更好地理解了海陶魏陶渊明诗的意境,共同完成了英语版《中国诗研究》 而且海陶魏也研究叶嘉莹的诗词,用非常优雅的英语表现。 除语言外,叶嘉莹对诗词还有重要的转变——研究方法的一些变化 出国后,她在课间偷听了所有西方文学的课程,接触了语言学、符号学甚至女性主义,把它们都纳入了诗词研究。 她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去读王国维。 王国维喜欢叔本华,因为他喜欢尼采。 她用马斯洛( a.h.maslow )的理念解读陶渊明,认为他“完成了自己”……叶嘉莹在哈佛研究王国维给当时的西方汉学界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风气。 陈传兴在拍摄中接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采访:“宇文所安不喜欢说话,但暑假叶先生课后他变了。” 宇文所安是个非常大的学者,其实他很骄傲,但那时我被叶先生感动了 “论语的观点和做法一致,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学者非叶嘉莹教授没有他的想法。 “耶鲁大学的孙康宜教授更令人钦佩 70年代以后,叶嘉莹把最重要的动力放在语言研究上 她喜欢语言。 另一方面,因为语言在复印、节奏、节奏方面更丰富。 另一方面,她对语言的人所经历的动乱和乱世有同感 在哈佛研究王国维时,哈佛燕京图书馆给了她钥匙,闭馆后她可以留在里面工作。 夜深了,通过又长又暗的通道,“我感觉静安(即王国维)的灵魂在附近徘徊。 在研究语言时,叶嘉莹独创了名词“弱德之美”。 这是语言美感的基本特质,也关系到人类的美德:“弱者不是弱者,弱者只是躺在那里挨打。” 弱德是你在承受。 你有很多次你自己的行动。 你必须完成你自己。 这种品格是弱德 纵观叶先生的一生,“弱德之美”其实是她自己真实的描写 叶嘉莹在海外教书20多年,退休后也活跃在西方讲坛上,影响着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的外国学生 她开始在ubc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后,原来只有十几个学生选的课,选项数量增加了四倍 1991年,叶嘉莹被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士。 这是加拿大学界的最高荣誉,叶嘉莹是研究中国古典诗词得到这一荣誉的唯一学者。 叶嘉莹小时候,在北京旧居祖国许多观众读过《掬水月手》后,印象最深的是叶先生刚南开教的往事。 当时文革刚结束,就像有经验的人在电影里说的那样,那一代人忍耐了十年。 当知识最饥渴的时候,叶嘉莹的到来给校园带来了清新的风 为南开叶嘉莹安排的课程是汉魏南北朝诗,每周上课两次,每次两个小时,上课地点是教学主楼最大的阶梯教室,可容纳300人。 开课不久,整个学校的学生都来传闻,天津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在,都满了 有些人抓着窗户上课,“买的是订票。 实际上,从加拿大回国教书是叶嘉莹折腾了好几个星期,多年努力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叶嘉莹收到了ubc终身教授的聘书 但是,她总是把回国当教师的愿望藏在心里。 她在《我与南开大学的因缘》中解释说:“诗歌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很重要,具有生命的力量,但西方人没有这样的生命认同感。” “银翼穿云认旧京,看灯火打动乡情”在这次回乡,叶嘉莹在1974年写了长诗《祖国行》。 中国和加拿大的邦交关系稳定后,她马上申请回国探视,从加拿大辗转到香港,回到了北京。 她在1949年离开后第一次回家 她在电影里被感动了,坐飞机的时候,她一看到下面的灯光,想到幼年长大的长安大街,眼泪就出来了。 改革开放后,每年的暑假,她几乎没有休息,一有机会就回到南开,陆陆续续开课 此后30年,她辗转于天津、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直到2003、2004年,完全回国,定居南开 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授、诗人等许多名号排序,发现半辈子都用于教育,所以她首先是教师,其他人认为排在这后面。 从1979年开始在南开教书,到现在已经41年了 即使现在96岁了,她还是偶尔站在讲台上,说“天生就是教师”。 叶先生吟诵古人“吟诵成文”的诗,在声音中体会到诗的节奏、节奏的美丽。 叶嘉莹是极其致力于宣传诗句咏唱的学者之一 在拍摄《掬水月手》的时候,陈传兴也特意选了首诗请叶先生吟诵。 李商隐的《嫦娥》中,叶嘉莹说“嫦娥要后悔偷灵药”时,最后一个字的“药”是仄韵,应该被按下,但她像少女一样的声音,突然向上飞舞。 就像从人类飘到广寒宫一样,感到嫦娥的孤独感。 "那通常是凡人无法达到的境界. " “在参加剪辑和混音的过程中,这些小细节经常在陈传兴身上起鸡皮疙瘩。 “叶先生的咏唱就像把大河对面的诗人、他们周围的妖精都叫回来的邀请。 现在叶先生的膝下还只有一个正式弟子跟着她学吟唱 她在诗中写道“遗音沧海如能会,千秋共此时”。 ”(我留下的这些海上遗音,现在的人不接受也没关系,将来可能会听到一个体会,感动。 在两年的拍摄中,陈传兴体会到叶嘉莹的简朴生活,“简单得难以想象”。 住在南开的教职员宿舍,两间一间有小厨房,家里只有一台小电视机,但是堆满了房间的书,加热馅饼就能应付一餐。 有个阿姨照顾她,但她不想总是打扰别人 每天阿姨做完事,就让阿姨回去 后来,发生了几次她在家摔倒的事故,她才让阿姨也住在家里 对此,陈传兴总是掩饰不住自己的敬佩之情。 “我们90岁后,不仅可以像叶先生那样记忆不衰退,还可以继续前进,与时代的新思潮同步。 钟锦(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对叶嘉莹进行了学习,回忆道:“保留了数千年的诗,有什么可担心的吗?”但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人们对诗的关心渐渐消失了。 “叶先生的《唐宋语十七讲系列讲座》曾经卖到十几万部,但现在只卖了一万部 “他记得叶先生收到了徒弟。 我本来是学法律的。 我喜欢古典文学,所以给叶先生写了一封长信。 叶嘉莹很感动,同意让他当学生,告诉他继续学习法律。 "因为学习古诗后,很难找到工作. " “——听到那样的话你不难过吗?” 叶嘉莹90岁生日时,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亲自写信祝贺是在1998年,叶嘉莹写信给国家领导人,提倡少年学习古典诗词,提高国民素质 20年后,她陆续向南开大学捐赠了“裸捐”3568万人,宣传古典文化 这是她个人一生的积蓄,包括出售了天津和北京两处房产收入 白先勇在电影中说,叶先生和他一样,对以前流传的没落感到焦虑,着急,有着“不能知道那个”的矛盾心理。 导演陈传兴和叶在拍摄现场谈了这个问题,陈传兴持不同的看法 他列举了一个感兴趣的比喻。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短片。 回头想想。 这不是你们这一代的绝句吗? ”。 中国诗词史,从初期的古诗、乐府到唐朝的律诗、绝句,格律更加严格 五代以后,又出现了词,打破原来的规则变成了长短文,有小令,有长诗,音乐性也更丰富了 几千年的诗词,经过多少动乱,经过多少世代交替,它都还存在 只要还有诗,有什么好担心的吗? “我只是对你们感兴趣,或者你们的后代,他们怎么看诗,怎么接受它,和它交互? 这比较感兴趣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审美,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这也是陈传兴在贴身拍摄叶嘉莹的时候学到的。 直到今天,叶嘉莹仍在古诗中寻找符合这个时代的精神 叶嘉莹用自己的话说:“我自己体会了古典诗歌中美好、高尚的世界。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 找不到门。 我打开这扇门,希望大家都进来,把不擅长诗的人带到里面来。 这是我一辈子都要不辞辛苦地做的事件 接受采访时,陈传兴坦白说,希望这部电影能活一周。 因为不是票房的数字和收入的利益,那样的话可以让叶先生更开心。 “让她知道诗的希望很大,可以在中国不断传播。 》部分素材来源:“掬水月手”广州行人文化传达有限企业原标题:“中国最后一位女性”阅读原文 。
标题:【要闻】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
地址:http://www.j4f2.com/ydbxw/1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