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79字,读完约13分钟
老人骑着马,瞄准了几千英里。已经过了70岁高龄的任郑飞是如何引领华为继续扬帆起航的?经过28年的飞速发展,华为如何才能继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任郑飞和近20万华为员工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提议。
72岁的任郑飞最近有些“反常”。
过去,在外界看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的总裁就像一个神秘的世外高人,很少公开露面,也从不接受采访。但今年以来,任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首先,在今年3月的巴塞罗纳通信展上,华为很少举办小型研讨会,任在会上谈到了华为的管理理念。出现在聚光灯下的任郑飞机智而坦率。
随后,任一大早独自在机场等出租车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开来——很难想象这位掌管全球500强企业的老人生活中还有如此平易近人的一面。
4月19日,任出席总书记主持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研讨会。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信息发展新跨越,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体系建设”的方向,企业代表任随后作了讲话。
5月,新华社发表了对任的独家专访。在这三个小时的访问中,任将华为的发展历程总结为:“华为28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只瞄准通信领域的‘城墙入口’。”长大后,我们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变得更大。”
“反常”现象是否表明华为的处境和任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回顾华为28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华为和任的成功本身就是当代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1987年,43岁的任在深圳一个“烂棚”里用两个万用表和一个示波器白手起家创办了华为。二十八年后,华为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产品遍布五大洲,销售范围超过100个国家。
华为4月份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华为2015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33%。未来3-5年,华为销售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0%。任也已成为中国企业家中的领军人物。
但现在,华为和任都面临着新的征程。这段旅程不仅包含了在中国网络信息技术的角落赶超成为科技强国的企业责任,还包含了太多商业巨头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迅速从巅峰走向衰落的紧迫感。
老人骑着马,瞄准了几千英里。已经过了70岁高龄的任郑飞是如何引领华为继续扬帆起航的?经过28年的飞速发展,华为如何才能继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任郑飞和近20万华为员工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提议。
否认搬迁的谣言
深圳龙岗区坂田街是华为的总部。大约从2000年开始,华为将总部迁到这里,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圣地。
华为已经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技术巨头,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特区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任感慨万千。“华为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和深圳的小经济环境。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没有发展。深圳1987年第18号文件明确了私营企业的产权。没有这个文件,我们不会创建华为。后来华为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觉得税收负担太重了,很多同事说要分。这时,深圳出台了“第22条”,提出投资不应该先征税,而应该在收入之后征税,这已经实行了几年。此时,我们将扩大规模。”
在被问及政企关系时,任表示:“深圳市政府做得很好,政府基本上不干预企业的具体运作。法治和市场化,事实上,只要政府管理这两座大坝,大坝内企业的有序运行就不应受到关注。”
然而,最近深圳龙岗区一份关于前两个月经济分析的报告触动了行业的敏感神经。
“1-2月,华为产值占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以上,产值增长率接近40%,比地区水平高出近25个百分点。如果不算华为,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14.3%。”报告中多次提到华为,暴露了政府对华为搬迁的焦虑和担忧。
近年来,深圳的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制造企业感受到了高制造成本的寒意。尤其是自去年以来,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一路飙升,许多制造企业加快了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周边城市的转移。
据《时代周刊》记者报道,早在2005年,华为的子公司聚信科技有限公司就在松山湖成立了。2007年,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科技工业园赢得了50万平方米的土地。三年后,聚信科技的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东莞首家百亿元企业。
2012年,华为在东莞松山湖以南赢得了一块面积超过23万平方公里的地块,并注册成立了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近年来,华为加大了在松山湖的投资和建设,华为将迁往东莞的消息也十分猖獗。
根据东莞市政府提供的官方信息,松山湖华为终端总部项目主要从事通信设备行业,总面积约1900亩,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占地约60万平方米。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在东莞新发布的2015年企业纳税名单中,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额均获得第一名,预计纳税额约为20亿元。
华为已经成为深圳的名片,全球收入近4000亿元,一举一动自然足以引发“蝴蝶效应”。
在回应《泰晤士报》记者关于“迁都传闻”的采访时,华为媒体事务部对《泰晤士报》记者表示:“最近关于华为从深圳迁都的传言是不真实的,华为从未计划将总部从深圳迁走。事实上,这样的谣言已经传了好几次了。早在十多年前,华为就开始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设立各种分支机构或研究机构,以更好地支持公司的全球业务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调整一些业务位置是正常的业务操作。行为。”
尽管如此,面对新华社的采访,任坦言:“深圳的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的工业用地。”
事实上,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华为不再局限于深圳。去年6月,华为和贵阳正式签署云数据中心战略,计划总投资80亿元。据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本月25日,任将在家乡贵州举行的数字博览会上发表首次国内公开演讲。
Idc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三星以24.5%的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苹果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15.3%,华为的市场份额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至8.2%;Oppo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达到5.5%,vivo的份额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达到4.3%。
几天前,以3.5亿美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微软手中接过诺基亚功能手机业务的台湾鸿海,也宣布将在贵州扩建新工厂。富士康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铸造厂,其主要客户是苹果。然而,随着苹果硬件销售的萎缩,富士康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大客户。随着华为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华为将成为推动富士康成长的重要客户之一。据悉,富士康的新工厂位于贵州,也就是任的家乡。
华为核心密码
在任看来,华为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因为它在28年里只做了一件事。从外界来看,华为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通信领域立足,是因为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技术的。
华为成立之初,靠寄售为生。任发现,寄售门槛低,竞争激烈,企业库存难。因此,1992年,任孤注一掷地投入到交换机的技术研发中,终于成功了。其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占据了华为的市场。
华为由任于1997年创立,至今已有十年。在这一年里,任漂洋过海向美国学习,参观了人类文明的“发明工厂”——贝尔实验室。任回国后,受到鼓舞,高举“知识主义”,开始为战役大规模调动资源。在任看来,“知识主义”的核心是依靠知识和技术,而不是资本和投机。这一理念贯穿华为的发展历史。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也让许多竞争对手望而却步。
在最近召开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研讨会上,Xi总书记指出,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我们在互联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和产业实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于核心技术。
“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我们必须有决心、毅力和专注。决心树立艰苦奋斗的志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核心技术研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凝聚精英力量,做出战略部署。”Xi总书记强调:“核心技术包括:1 .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2.不对称技术和“杀手”技术;3.尖端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这些领域,我们与外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我们能够提前部署,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就很有可能实现从跑和跑到跑和领导的转变。”
这也意味着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将承担更多的责任。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华为已获得50,377项专利,申请了52,550项中国专利,申请了30,613项外国专利。其中,90%以上的专利是发明专利。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最新许可注册信息,去年华为向苹果授予了769项专利,苹果向华为授予了98项专利。这意味着华为开始向苹果收取专利许可费。
华为官员拒绝透露华为每年从苹果收取多少专利费用,理由是双方之间的协议是保密的。然而,据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泰晤士报》记者,苹果公司多年来一直向华为支付专利费用,即使专利没有朋友就给了微软,华为和华为也是友好的、免费的,因为对方发现华为除了无线通信专利之外,还有很多知识产权、音频和视频方面的基础专利,需要使用操作系统。
华为的技术优势主要在于其对人才的重视。早在1996年,任邀请全国人大六位先生撰写《华为基本法》时,就创造性地提出了“了解自己的家庭”的概念,显示了他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华为已经在全球建立了20多个能力中心。没有科学家在这些能力中心的理论突破,我们就不会有领先的世界。中国必须建立理论突破,创新是出路。小改革和小皮革不能成为大产业。”任对说道。
另一方面,任和华为多年来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的扩张同样无动于衷。
“华为是一家希望运营并相信市场经济的公司。”华为终端业务的一位退休经理告诉《泰晤士报》记者:“1987年华为成立后,当它在各地设立办事处时,当地官员的许多相关家庭经常想进来,但华为拒绝了。即使是有亲属关系的家庭也会被转移出当地,他们也不会因为偏袒和腐败而获得空的房间。因为任何老板都相信市场机制,不守规矩,目光短浅,即使他获得短期利益,他也会失去市场的竞争力。此外,华为在南京和武汉的研究所都在相对偏远的地方。华为的实力本可以要求更多,但华为并没有太在意。”
“华为的软件部门利润丰厚。有了如此优质的资产,如果拆分上市,肯定会赚很多钱,至少是市场销售速度的50倍。出于这个原因,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说服了分拆上市,但任老板说,“企业只有靠经营才能赚钱。如果运作不好,他们宁愿让它关闭。”知情人士说。
凭借核心技术和战略眼光,华为始终以稳健的运营赚钱。华为的利润分配和激励方法也是华为永远获胜的密码之一。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华为深圳总部的一个秘密房间里,有一个玻璃橱柜,里面有10本蓝色小册子。这些小册子有助于回答一个困扰美国政府的问题:谁是中国这个大型电信设备企业的真正所有者?
这些几厘米厚的小册子记录了成千上万华为员工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其他个人信息。华为表示,根据一项“员工股票期权计划”,账面上的员工持有该公司约99%的股份,而任个人仅持有1.4%的股份。
华为推崇拼搏者文化,但相应的薪酬高于行业水平,以及所有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让拼搏者和贡献者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
思想家任
有人评论说华为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华为的成功是管理哲学的成功。
在任的创业过程中,有三个人影响了他的创业思想-、稻盛和夫、。
1997年,任亲自赴美拜访ibm前董事长,并成功引进西方管理模式。在接下来的28年里,华为每年花费数亿美元请ibm咨询团队帮助管理企业,这使得华为的生产过程变得科学和正常。
2011年,素有“神圣事业”之称的稻盛和夫不顾79岁高龄,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向67岁的任学习,分享企业管理之道。
在制度方面,任制定了《华为基本法》和轮换ceo制度,保证了组织的有序运行。任郑飞也喜欢用动物作为比喻来解释华为的精神。除了狼文化,在引进西方流程管理之后,他还用蛇来形容华为:“就像一条蛇,它的头随着需求不停地摆动,它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通过流程连接起来。”蛇头转身后,组织和管理可以跟上变化。精简就是要简化管理,简化服务和成本。”
从43岁到72岁,任几乎一天24小时都在飞机上,一年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在路上,包括旅行和飞行,他在世界各地都很忙碌。任甚至一度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任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我每天都想着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没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只有危机感。”他告诉华为员工。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迫使任继续思考。
任一直在思考华为的发展。在各种场合发表的观点、演讲和回忆已经积累了数百万字,并主导了华为的冬天。华为下一个会倒下吗?“以及其他写的和出版的书。
但是现在新的旅程已经开始。随着华为对人才和核心技术的控制和重视程度的提高,任开始变得乐观起来。“我们内部有一种非常开放和自由的意识形态氛围。黑天鹅出现在我们的咖啡杯里,而不是外面。在外面,研究我们思想的科学家们彼此粘在一起,如果有突破,我们会扑向他们。我们在这里收集了世界的主要趋势。”他说。
标题:古稀之年的任正非如何掌舵华为这艘大船继续起航?
地址:http://www.j4f2.com/ydbxw/12726.html